「茶記魂入屋!香港人家的懷舊冰室風」
「茶記魂入屋!香港人家的懷舊冰室風」
Blog Article
走進香港茶餐廳,總會被那份獨特的市井美學吸引——馬賽克磚牆、復古卡座、霓虹燈牌,還有那混雜着奶茶香和烘多士氣息的空氣。這種濃厚的本地文化,正悄悄從街頭走入家居,成為全屋裝修的新靈感。將茶餐廳元素搬回家,不是單純複製懷舊,而是把香港人共同的味覺記憶,轉化成生活空間的溫度。
卡座沙發:茶記靈魂家具
茶餐廳最經典的,莫過於那些靠牆的卡座。這種設計其實非常適合香港小空間,既能節省位置,又自帶收納功能。現在不少室內設計案例中,設計師會將客廳靠窗位置改造成現代版卡座,搭配可升降茶几,白天是咖啡角,晚上變身額外座位。深水埗一個舊樓改造項目就用了這招,業主笑說:「而家成個廳多咗兩個位坐,仲可以擺晒我收藏嘅奶茶杯!」
卡座材質也從傳統的人造革升級為更耐用的超纖皮,甚至有些會加入USB充電口,保留復古外觀的同時注入現代功能。
馬賽克磚的華麗轉身
茶餐廳廁所常見的馬賽克磚,正在高級住宅區上演逆襲。這種曾被視為「老土」的材質,經過設計師重新配搭,成為特色牆面的點睛之筆。有全屋裝修項目將廚房中島吧檯全面鋪設彩色馬賽克,搭配黃銅邊框,瞬間營造出冰室吧檯的氛圍。更有創意的做法是將「餐牌元素」抽象化,用馬賽克拼出奶茶、蛋撻等圖案,成為家中隱藏的趣味細節。
不過設計師提醒,全屋鋪設馬賽克可能太過強烈,最好控制在3平方米以下的重點區域,例如玄關牆或浴室防濺板,既能喚起記憶又不會令人眼花繚亂。
霓虹燈下的居家時光
「絲襪奶茶」「鮮油多」這些茶餐廳招牌字樣,正以藝術化形式出現在香港家居中。不同於傳統霓虹燈的刺眼強光,新一代LED霓虹燈帶可以調節亮度和色溫,營造出更柔和的懷舊氛圍。有設計師在開放式廚房的吊櫃下方安裝定制燈牌,寫着「屋企食堂」字樣,成為全家最愛的打卡位。
更內斂的做法是將霓虹色系融入軟裝,例如孔雀藍沙發配熒光粉靠墊,重現冰室那種大膽用色卻不顯庸俗。觀塘一個全屋裝修案例就用了這招,業主是位八十後設計師:「細個跟阿爸落茶記食早餐,最記得呢種撞色,而家日日對住都覺得好親切。」
餐飲空間的家居化改造
茶餐廳最令人着迷的,是那種隨性又有效率的空間規劃。現在不少香港家居借鑒這種思維:
- 將廚房與客廳之間的隔牆改造成傳菜窗,增加互動性
- 採用茶餐廳常見的摺疊式餐桌,需要時展開,平時收起來
- 在玄關設置「落單區」,整合鑰匙、錢包等出門必備品
這些設計不僅實用,更隱藏着港式生活智慧。有住在鰂魚涌的夫婦分享:「我哋參考茶記卡位設計咗個飄窗早餐區,朝早兩份常餐擺上去,真係有種落樓下食緊早餐嘅感覺。」
懷舊與現代的完美平衡
全屋裝修要走茶餐廳風格,最忌「太似茶餐廳」。設計師建議掌握「三分懷舊,七分現代」的比例:
保留兩到三個標誌性元素(如卡座、馬賽克磚),其他部分保持簡約現代;材質上將傳統的膠板、人造革升級為更高級的替代品;色彩方面可以提取茶餐廳的招牌色系(奶茶棕、薄荷綠),但降低飽和度適應居家環境。
這種混搭手法最能體現香港精神——在懷舊中創新,在傳統中尋找現代性。正如一位設計師所說:「茶餐廳美學唔係複製過去,而係將我哋共同嘅飲食記憶,轉化成可以日日對住都唔厭嘅生活設計。」
下次經過茶餐廳,不妨多留意那些獨特的空間細節,說不定能為你的全屋裝修找到意想不到的靈感。畢竟,最有香港味的設計,往往就藏在這些街頭巷尾的日常風景中。
Report this page